
“電腦中醫”望聞問切,可作出精確的體質辨識,開出個性化中醫健康處方及養生指導
望聞問切是中醫診斷疾病的方法,望,指觀氣色;聞,指聽聲息;問,指詢問癥狀;切,指摸脈象,合稱“四診”。近日,在我院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中心,60歲不到的王女士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,面對一臺特殊的電腦,20分鐘即完成了“望聞問切”的中醫式體檢,這臺特殊的電腦正是去年登陸“2010世博科技舞臺”的“中醫四診儀”。
體檢時,體檢者將頭部放進中醫“四診儀”的“面象儀”中,數碼相機采集下面診、舌診信息,“脈象儀”的傳感器再完成“把脈”,此后,電腦屏幕提出問題進行“問診”。最后,“電子中醫”開出個性化中醫健康處方。
自動分析20余種脈象
作為中醫藥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,“中醫四診儀”曾入駐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未來館,向世界各國人民展示中醫與時俱進的創新智慧。其間,6000名預約的VIP觀眾體驗了這臺儀器。
據我院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中心副主任中醫師張健介紹,“中醫四診儀”集成了大量現代科技成果以及眾多中醫專家臨床經驗,擁有自主知識產權,包括中醫舌診、面診、脈診、問診等子系統,基本涵蓋了傳統中醫四診的診斷方式,采集人體舌、面、脈、癥狀等客觀信息,然后,計算機人工智能分析,進行單診判讀、體質辨識及中醫辨證,且匹配個體化養生方案及輔助治療建議,供臨床醫生參考。
“四診儀”是由上海中醫藥大學與上海道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制的。據解釋,“四診儀”看舌象,主要是對舌色、舌形、苔色、苔質進行分析;面象則是對青、赤、黃、白、黑進行分析。脈象按照中醫舉、按、尋的診脈過程,浮、中、沉散布全自動加壓取脈,可自動分析出20余種中醫脈象。
數碼相機采集舌、脈象
王女士在我院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中心就診后,按預約時間來到體質辨識、信息采集室,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,王女士首先錄取了姓名、出生年月等個人信息,然后將面部放入一個橢圓形的儀器窗口,由數碼相機拍攝下面部,再依照指示,將舌頭伸出,由數碼相機拍下,隨后伸出右手,采集脈象,最后,回答諸如是否有怕冷、口臭、腰酸、腰痛等一系列問題。約20分鐘,一份附有“體質綜述”、“養生指導”的“信息采集報告單”就被打印了出來。
王女士的“體質綜述”表中“體質特征”一欄標有“腹瀉”,“我一吃冰箱里的食物就會拉肚子,跟這個診斷說法是一樣的,這個‘電腦中醫’不但診斷的準,而且還能針對我的體質給出四季養生指導,真的很不錯。”
四診儀可做體質辨識養生指導
據悉,我院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中心將“四診儀”作為健康體檢的手段,與西醫體檢測血脂血糖相對應,“四診儀”將通過中醫方法實現市民的體檢。
副主任中醫師張健提醒說:“‘四診儀’并不能替代中醫,它對單一病種分得很準,但中醫中的九種體質夾雜部分尚需中醫來診斷。如果對‘四診儀’診斷出來的結果不明白,或者確實有體質偏頗的現象,無論是否反映出體征,都可向中醫醫生掛號或咨詢,醫生對體質偏頗的情況,大部分會給出飲食、生活的建議與調整方法,而對失衡很明顯的人群,中醫也會根據偏頗程度辨別是否還要干預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