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現代家庭生活中,孩子一旦生病,父母首先想到的是吃藥打針看醫生。那么孩子得了病是不是只有吃藥打針一條路呢?
俗話說:是藥三分毒,化學藥品對小兒肝、腎、腦的影響比較大,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盡量不要給嬰幼兒服用化學藥物,以免影響小兒正常發育。而咳嗽、厭食、腹瀉等疾病,并非藥物所能根治,依靠小兒推拿,每每獲得奇效。此療法具有天然無毒副作用,又可免除患兒打針服藥之痛苦,可謂純綠色療法。小兒推拿又名小兒按摩,是中醫外治法中治療小兒疾病的一顆璀璨的明珠。從明代第一本專著《小兒按摩經》問世開始,該療法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。融匯了中醫陰陽五行、經絡、八卦及全息等學說,形成了完整獨特的理論體系,在小兒健康發育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。
一般來說,小兒推拿療法主要適宜于6歲以下的小兒,6--12歲的兒童除選用小兒推拿特定穴位外,宜配合選用成人推拿的某些手法,配合體穴進行治療。單穴推拿可相當中藥內服,如推三關為參附湯;退六腑為涼膈散;天河水為安心丹;運八卦為調中益氣湯;補脾土為六君子湯:平肝為逍遙散;--------。據此,臨床中許多小兒疾病我們單純采用小兒推拿治療,療效可靠。在全球都在追求自然療法的今天,采用推拿代替口服藥物,這非常符合國際醫藥發展的趨勢。
小兒生病時,特別是體弱易感患兒,應采用推拿手法治療,充分調動體內的抗病能力,不僅避免了藥物的毒副作用,而且對于小兒生長發育有極大的益處。
小兒生病的主要原因,是小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體質和功能卻比較脆弱,抗病能力差,極易受外界因素影響,加之寒暖不能自調,飲食不知自節,易受外邪侵襲和飲食所傷,導致疾病產生,尤以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疾病多見。在小兒生病初期,盡量避免使用抗生素或口服多種藥物,可視察病情采用推拿的手法,以激發經氣,調和陰陽,增強機體自然抗病能力。
小兒推拿的適應癥廣泛,對于小兒發熱、感冒,咳嗽、口瘡,嘔吐,厭食,腹瀉,便秘,遺尿,夜啼、驚風、肌性斜頸、兒童抽動癥等兒科常見病療效顯著。無病小兒可采用保健推拿,以提高小兒體質,增強機體免疫,它是小兒未病先防,保持健康的一種有效方法。
經常對嬰幼兒進行專業的推拿按摩,好處非常多!不僅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而且還會增強嬰幼兒的骨骼和肌肉發育,激發免疫功能,強身健體。小兒推拿以其無痛苦、無副作用,標本兼治、療效顯著的獨特優勢正倍受家長的推崇,給廣大嬰幼兒開辟了一條既省錢又安全的綠色康復之路。 針推二科 李芳
|